图片 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_电子游艺APP下载-官方平台*

电子游艺APP下载-官方平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 > 学科教育 > >

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

来源::未知 | 作者:电子游艺APP下载-官方平台* | 本文已影响

【内容摘要】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是指在小学课堂情境下,发生在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对话及与其相关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课堂教学的互动方式很多,较为基本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几种。本文作者通过对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互动概念的理解,剖析了当前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的几个误区,客观分析了影响师生有效互动的四个因素,探索提出了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几点策略,这对于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师生互动    音乐教学
 
一、对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互动概念的理解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一代产物,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地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发展到现在新的课堂理念,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应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的角色正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高高在上"者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师生互动能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是促使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良好的师生互动,尤其是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的环节出现的几个误区
 
1、误以为热闹的活动就是互动
 
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学做音乐律动,这时学生们马上会出现异常“热闹”的现象,待音乐声起,一部分学生开始喧闹嬉笑, 一部分同学开始默默地发呆,一部分开始相互推辞,觉得不好意思,干脆去做别的事情。我认为这主要是缺乏互动学习的规则,正是通常讲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误以为简单的无价值问答就是互动
 
我们说教学的环节是环环相扣的,包括问题的设计也一样,言语的巧妙问答,能够起到“承上启下” 的作用。在课堂中,一些无价值的问答,不但会拖延上课时间,而且对教学没有任何意义。
 
3、误以为低效的学生参与就是互动
 
在我们的课堂生活中,教师处于中心位置,分别与每个学生进行交往,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与稳定组织,一切以方便教师教学活动为主要考虑因素,也很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便于掌握课堂的进度和局势,但由于交互的量和面有限,不能充分与学生进行互动,很多学生交流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某些学生可能由于不善于和教师沟通而丧失应有的学习机会。有的教师就会想:学生在课间追逐嬉戏,相互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可是一到上课,教师邀请学生一起游戏时,为什么只有三三俩俩的参与?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唤起情感上的共鸣,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音乐的动人心魄,都能表达出心中的感受。在这样氛围中,教师再适时加以引导,调动起学生情绪,与学生积极地沟通交流,一起分享心中感受,课堂气氛自然就调动起来,学生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师生之间的互动轻松活跃,学生也能在良好的互动中取得更多的收获,教学效果的显著就是不言而喻。
 
4、误以为齐全的电教手段就是互动
 
在电子教育流行的今天,许多教师也“赶时髦”,经常通过电脑等多媒体教学来与学生进行互动。运用人机交互式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解答各种问题,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现状,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和辅导,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交互式学习方式,是以往任何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实现的,它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控制学习进展,而且不会因为某个内容的没听懂就错过了,或不得不放弃,以至于产生自卑感,影响学习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的发展。但是电教设备再齐全,比如在欣赏音乐童话《彼得与狼》前,我把多媒体的图片打开,要求学生用“音乐的耳朵”聆听,“看谁的眼睛会说话,请同学们用眼睛把你想到的,看到的告诉大家……”。这时“愉快”、“危险”、“紧张”、“喜悦 ”……一切都尽显于孩子们真诚的眼眸之中,那么地投入,那么地逼真,仿佛真地看到了高兴的鸭子、愉快的小鸟、狡猾的大黑猫、凶狠的大灰狼、聪明勇敢的彼得……如果在上课的环节中,不能很好的进行课堂教学环节组织,既是再漂亮的多媒体图片也是多此一举,不能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良好工具。 
 
三、影响师生有效互动的因素分析
 
有效的合作学习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人与人之间情感碰撞,交融所产生的,音乐课所吸引孩子们的正是一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那么,如何来提高音乐课师生有效互动?我做了以下分析:
 
1、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喜欢轻松、愉快、平等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心情舒畅了,思维也活跃起来了,学习的积极性就这样一次次地被调动起来,兴趣浓厚了,学什么都那么有滋有味。“源头活则流泉清,根本固则叶宽松。”课堂教学蕴含着鲜活的生命力,只有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学生的生命潜能才能释放出熠熠生辉的火花。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就得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我在教《小蜜蜂》一课时,在穿着上,我把衣服设计成与蜜蜂外形接近的颜色;在角色上,整堂课以蜜蜂为主角,我也就装扮起这个角色,这样让学生们思维一下就活跃起来,在之后的教学环节,他们的学习的很开心,我也教得很轻松。
 
2、巧妙的课堂提问
 
音乐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问是一门艺术,要运用得好,让它受益于课堂教学,关键就是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灵活运用。我们常说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多种方式组织与引导学生学习,其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用语言引导。那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对问题的目的要明确,意图要清楚。    比如在上《野蜂飞舞》一课时,让学生们边听音乐,边积极动脑想想会有哪位小动物到来,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们的思想一下子就打开了,有的说:“是蜜蜂,它们飞得时候会发出嗡嗡的声响”;有的说:“它身体后边有刺”;……于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自己想象的场景,在轻快的歌声中表演起来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又使得对歌曲的深入欣赏、学唱和表演更加顺理成章。

3、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在音乐课堂中,不少教师仍然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一些教师还是未能放下自己的“尊严”,对于一些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并不能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对话。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有些教师表面上是在积极引导学生,但实际是一问一答的牵引式教学,目的是将学生牵引到自己教学预设的答案中。如此的引导决非新课程所倡导的引导,也不可能促进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也没有在学生真正有疑问的地方进行引导与促进,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语态要和蔼,让学生能亲近,并能大方地倾诉自己的见解。
 
4、有效的课堂讨论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以小组或全班方式经常开展一些讨论,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讨论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讨论、争辩、思索,掌握的知识会更深刻、更准确,对问题的思考会更全面,对结论的表达会更系统、条理。
 
   四、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交互氛围,促成师生有效互动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心情舒畅的时候学习,工作,思路才会开阔;而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思路就会狭隘。在课堂上,学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会勇于举手发言,发表自己观点,才会勇于表现自我,标新立异。在音乐课上,最明显的就是能大胆自信的唱,表演。通过设计游戏情境,营造活跃的气氛,让学生取长补短,达到优势互补,使学生知道了,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带来的好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自由、愉快的教学氛围是促成交互的动力之一。教师在课堂中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能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满足学生的社会接纳、决策、亲和等各种交往需要,使学生愉悦、积极地参与交互。
    运用情感交流,教师应该通过语言、微笑、眼神、手势等媒介与学生产生表情互动,相互感染。如:歌曲《可爱的羊群》是一首描写辽阔、美丽的蒙古大草原的优美、抒情的歌曲。在演唱时,教师眉毛上扬,面带微笑,脸部与眼神流露赞美、向往之情,向学生传递着对歌曲的感受。学生受到感染,有的舒展双臂、有的身体轻轻摇动,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表达内心的体验。
在音乐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在和谐气氛中,相互感染、相互碰撞、相互激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探索的气氛,不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可以帮助一些学习困难的同学,起到互助的作用,通过音乐将彼此间的情感进行了充分而有效的交流,无形中形成了交流合作的良好气氛。
 
  (二)围绕音乐学科审美特征,促成师生有效互动   
 
    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具有意象的流动性、感知过程的听觉性、内在情感的直接性、审美创造的再现性,艺术欣赏的理解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感觉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能自如地运用适合的表演手段,通过音乐表演表现内心的情感。在音乐课上,我们不但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而且还要好好的利用这一特征促成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学生们往往对本民族、本国家的音乐作品感到亲切,因而感到兴趣。然而,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音乐作品,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和式样。人们常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正是音乐教学比较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从审美规律来看,人们本来就是有寻求新颖、向多元化发展的审美倾向。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向多元化发展。我们不仅要教好本民族、本国的歌曲、乐曲,还要让孩子们欣赏外国歌曲和乐曲,喜爱外国歌曲和乐曲。我在教唱美国歌曲《祝你生日快乐》时,作了这样的导入尝试:①创设生日情景:在一个生日蛋糕上点燃蜡烛,②教师手持贺卡,声情并茂地表演《祝你生日快乐》,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歌声唤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情不自禁地拍着手跟着我唱起来,同时我也拍着手鼓励学生用情演唱这首歌。在学生充分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和因为成功演唱而获得创造美的喜悦时,我向学生介绍了《祝你生日快乐》是两位美国老师在1893年创作的歌曲,不少学生感到意外,教师抓住时机发问:为什么一首歌曲能超越时空飞过万水千山,飞遍全世界?为什么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男女老少在过生日的时候还会常常唱起它?学生回答:“它有意义”,“它有感情”,“它好听”。教师总结:“对,同学们说得好,一首好的歌曲不受时间的限制,它永远不会老;一首好的歌曲不受国界的限止,可以传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让大家都喜爱它!”    
这个导入设计非常浅近,非常生动,非常煽情,视觉、听觉获得的美感,情感想象获得的审美喜悦,师生之间默契的互动达到了,学生们也深刻理解了音乐无国界的道理。
 
  (三)进行科学的深入预设,促成师生有效互动
 
    儿童的天性“活泼、好动、天真、好玩”,他们注意力的不稳定不持久和兴趣有密切联系。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感知清晰,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学生们就会积极参与,课堂气氛也活跃了。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去思维的。”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使美妙的旋律、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情景、绚丽的画面融为一体,自然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自然地抒发内心的情感,展开想象的空间。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科学的预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欣赏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
如在管弦乐曲《快乐的小熊猫》时,为了达到上述效果,课前教师可以精心布置教室,在墙上,窗上都贴上“小兔”、“小猴”、“小象”等动物的图片,让小朋友一进音乐教室,就感觉好象进入了动物园,其次,精心制作多媒体画面,画面中描绘了勤劳的小熊猫和其他小动物们生活在美丽的大森林,他们快乐而和睦地相处。接着教师在优美的音乐的伴奏下,结合投影片演示,生动而富于情感地导言:一天,太阳仅仅又象往常一样,早早地露出了笑脸,美丽的大森林醒来了,小动物们也都醒来了,这时小鸟揉揉小眼睛,转动着小脑袋,唱着歌,拍打着翅膀飞出了窝,半路上小鸟碰了两只起很早的小熊猫正摇摇晃晃地抬着一桶水并且唱着歌往回走呢,“熊猫姐姐,你们怎么起得这么早呀?”小鸟问。“小鸟妹妹,因为我们打完水还要到百货店做生意呢。”熊猫回答……老师的语言和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同步进行。此时,绘声绘色的讲述,栩栩如生的画面,活泼诙谐的音乐,视听结合,把学生带入起伏跌宕的故事情景之中,流泻出一个个天真稚气的小故事,使学生们完全沉浸在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拓宽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这种教学氛围的创设,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序幕”,给学生较强、较有吸引力的刺激,抓住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课题,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的振奋状态,全神贯注地等待下一个环节,能改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变空洞呆板的说教为生动活泼、充满乐趣的知识传授,变抽象的教学内容为鲜明、生动的艺术感染过程,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几种策略的有效实施,真正促成了音乐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当然,促成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还有很多,比如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提供丰富的内容、实在的形式等,都能促成师生有效互动。音乐教师应该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角度去审视师生有效互动的问题,力求在完成中探索、总结出更多促成师生有效互动的实施策略。
 
五、结论与思考
 
我在教《樱花》一课中,便采用了让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方式。先进行听音乐律动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舞蹈动作,引出本课主题日本国花——樱花,通过一边聆听伴奏一边画樱花,感受音乐的旋律,感受樱花的美,之后学唱樱花,在拓展环节中,我组织让学生赏樱花、赞樱花、演樱花,在最后这个环节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分组创编舞蹈;最后分小组进行展示。一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占了很大的比例。带领学生走进音乐世界,让学生在舒适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时刻给学生参与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感受音乐的乐趣。师生互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不仅使学生能从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主体位置以及自主、自由的进行学习的权利,同样教师也可以从师生互动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当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是多么的重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充分认识师生互动的优势与特点,发挥出师生互动的优势,并将其转化为教学优势,优化互动情境,营造轻松欢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乐于参与,是学习的动力之一。通过师生的有效互动,让每一个学生和老师一起“动”起来,让每一堂音乐课都焕发活力,何乐而不为呢?


电子游艺APP下载-官方平台*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